太平府铜壶
遗产编号:Ⅷ-52
遗产级别:国家级
¥359.64
库存:1111件
当涂县制作紫铜壶起始于唐中期。元至正十五年(1355),朱元璋自采石渡江取太平路(当涂),改太平路为太平府后,当涂紫铜壶即冠以“太平府”三字,称“太平府铜壶”。 “太平府铜壶”工艺独特,将七、八厘米厚的铜板凭千锤万锤打成不足0.3厘米厚的薄铜片,轻、重都要求十分严格。根据图样裁剪、成型,一丝不苟,烧焊、抛光都非常精彩。“太平府铜壶”既可制成容量达百公斤以上的特大件,也可制成玩于股掌之间的袖珍型,规格和造型可随心所欲。 当涂素以盛产紫铜壶而闻名于世。民国初年,江南芜湖举办铜壶展评,“太平府铜壶”凭其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位居榜首,其纯手工制作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、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,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