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族蜡染
遗产编号:Ⅷ-52
遗产级别:国家级
¥418.00
库存:5件

-
总销量:0
收藏数:0
苗族蜡染技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。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、安顺县、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,古称“蜡缬”,苗语称“务图”,意为“蜡染服”。采用靛蓝染色的蜡染花布,青底白花,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,是中国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。
2006年5月20日,苗族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『1、画蜡前的处理 』
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,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,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、磨光,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。
『2、点蜡 』
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,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,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,便可以用铜刀蘸蜡,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。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,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。另外一些地区则不用花样,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画出大轮廓,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。
『3、染色 』
浸染的方法,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,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、六天。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,便得浅蓝色。再放入浸泡数次,便得深蓝色。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,便在第一次浸泡后,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,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。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,有些"蜡封"因折叠而损裂,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,一般称为"冰纹"。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"冰纹"。这种"冰纹"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,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。
『4、去蜡』
经过冲洗,然后用清水煮沸,煮去蜡质,经过漂洗后,布上就会显出兰白分明的花纹来。
颜色分类
蓝白
材质
纯棉画芯+装裱纸+绸缎+塑料框
货号
0
产地
贵州丹寨
重量
型号
供货日期
商品数量
99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