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矿绿松石雕刻
遗产编号:Ⅷ-52
遗产级别:国家级
¥688.00
库存:2件

-
总销量:0
收藏数:0
绿松石是我国的“四大名玉”之一,是享誉国内外的珍贵宝石,是非常古老的宝石。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,贯穿着整个中国珠宝首饰的发展。
它的雕刻历史从新石器的原始加工到近现代的雕刻工艺,从最初的中原腹地扩展到华夏大地,从雕刻简单的装饰品到后来的神圣佛器。直至如今精美的雕刻工艺。见证了我国玉文化的历史更迭。
一、相玉构思
在得到石料以后,创作动刀之前,玉雕艺人首先要做的是仔细地审视它的玉性、外形、色彩、绺裂、瑕疵等情况,对好坏部分了然于胸,这叫“相玉”。“看玉要转着看,正面、背面、侧面、顶面……由于绿松石色彩瑰丽,浓淡兼备,一块石料上面往往各色杂陈,既要有精彩的布局构思,又要巧用各种颜色,使得整个作品妙趣天成,才能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。因色取巧,因石施艺的艺术作风是绿松石雕刻重要特点。
确定立意后一般有个剥皮小工序,用砂纸等工具把绿松石原石表皮、碎粒磨擦掉,然后进行粗绘。首先是用铅笔绘制草稿,把造型和图样直接绘在玉石上,定稿后再改用墨笔绘,玉雕离不了水,要选用不怕水的油性笔,或者以防水的虫胶液罩一下。
二、打大样
这道工序也叫“出坯”,就是将石料设计轮廓以外的边角余料切除,此外,也要挖去不能用的瑕疵或脏点,剔除有碍设计的砂粒或杂石等等,使其适合于作品题材的需要。同时,玉雕师会在粗坯的基础上继续雕琢景物的各部结构,达到表现作品的基本造型和内容。这道工序中,玉雕师会用锋利轮状工具反复磨割玉石边角。
三、细雕
大样完成后,一般会在立体的轮廓上再画上细节,进一步雕出立体的形状,精确形状,便于雕刻细部。雕刻从玉料表面进入了玉料内部,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。出坯后的修改很重要,关键也在于细磨的技法。雕刻过程中一直都有使用水喷淋,绿松石硬度是不高的,而磨头的磨削力比较大,两者摩擦就会产生高温。因此水在玉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。它既有降温的作用,也起到了润滑介质、除尘的功能。
四、打磨
这道工序,玉雕艺人称为给玉件“穿衣服”,也是雕刻的最后修饰过程,要依靠不同的刀向和刀法,刻划出景物的气质和精神。打磨的具体操作过程与细雕类似,但使用的工具和磨料与细雕时不同。大家可能看到,同样的一件产品,可是神态确不同,这也是每个玉雕艺人的手法所决定的。
颜色分类
材质
原矿绿松石
货号
0
产地
湖北省
重量
19.7克
型号
供货日期
商品数量
9999